1、2023年度的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申报工作将于4月6日11时启动,截止时间为4月25日11时。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发布的最新通知,项目负责人需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登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系统”,完成在线申报并上传项目申报表作为系统附件。
2、年大创项目申报时间:4月6日上午11时-4月25日上午11时。就中国矿业大学发布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通知:项目负责人于4月6日上午11时-4月25日上午11时登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系统”进行在线填报,并将项目申报表上传系统附件。逾期将关闭网上申报功能,不再接受申报。
3、2024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报名工作将于2023年3月15日正式启动。 拟参赛的项目应具有创新性的构思,并拥有较为成熟的实物原型、服务模式,或对生产工艺进行创新的技术,且不能已经完成公司注册。
4、每年的3月-4月。大创,即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也有国创基金一称,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主要是由本科生在大一到大三的时间里,进行主持创新性的研究和实践性的创业活动,其项目经费主要来自学校和国家拨款,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实际价值,划分为校级,省级和国家级三类。
5、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23年3月15日报名。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服务模式或针对生产加工工艺的创新技术,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在2023年3月前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且公司注册年限不超过5年(2018年3月1日后注册)。
税收减免:国家为持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发的就业创业证的大学生提供税收优惠。这些大学生在其毕业年度内,如果选择自主创业,开办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可以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的额度,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推动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财税扶持政策 - 增加教育部彩票公益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资金投入。- 对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从事个体经营的,符合条件的,可在3年内依次减免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国家及地方政府为支持大学生创业所提供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税收优惠:对于持有人社部门核发的就业创业证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创办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的,可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的限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小额贷款贴息:大学生个体经营者可申请最高10万元的小额贷款,并按国家政策享受贴息。对于自主创业或合作创业的实体,最高贷款额度可达50万元。 创业基地扶持:政府对认定的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给予最高10万元的补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补贴金额根据基地内企业规模、就业带动、税收贡献等因素确定。
税收政策扶持:大学生在毕业年度内创办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3年内可依次扣减每户每年8000元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此外,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小型微利企业可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制定的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税收优惠:对于持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发的就业或创业证书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创办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的,可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的限额,依次扣减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战略发展需要的重要教学模式。将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借鉴国际经验,编写高质量教材。
高等学校要把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延伸,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19980829 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以下是相关涉及大学生的法规、规章。
、2010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年 教育 部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2015年在政府 工作 报告 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了全民创业创新的新浪潮。
年,东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从广义上把“创业创新教育”界定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
教育部发布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规定了“国创计划”的管理方式。该办法将项目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选题需具备创新性和实践性,研究方向明确,团队成员需具备互补性,指导教师需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
国家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各类资金支持。例如,国家和地方政府会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除此之外,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也会提供创业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等资金支持。其次是场地和人才方面的扶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大学生创业。1 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加大人员和经费投入,形成长效机制。1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广泛宣传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引导学生树立科学观念。
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 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贷款额度为10万元。鼓励金融机构参照贷款基础利率,结合风险分担情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对个人发放的创业担保贷款,在贷款基础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以内的,由财政给予贴息。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不一定有用的参考信息:[1]: 标题:关于开展2023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申报的通知 摘要:各位同学:参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精神与要求,结合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项目立项安排,现开展。
如果大创项目最终未能立项,这将对团队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首先,项目成员可能因为期望破灭而感到沮丧和失落,这种情绪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团队士气。其次,没有获得立项意味着团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和资源支持,这对项目的顺利开展构成了障碍。
大创项目的立项并非都能通过,其通过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首先,项目需要经过严格的评审过程,包括内容、创新性和可行性等方面的评估。只有创新性强且具有实际价值的项目,再加上团队实力较强,才有可能获得立项。其次,不同学校和地区的大创项目评审标准和流程存在差异,这也会影响立项通过率。
大创项目的立项并非都能通过,其是否能够顺利获得批准,取决于多个因素的综合考量。评审过程通常包括对项目内容、创新性、可行性和团队实力的全面评估。只有那些具备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且团队实力较强的项目才有可能获得立项。
大创立项不一定都能过。大创计划专门为大学生提供的一个开展科研、实践理论的平台。通俗的讲,就是为大学生实施的一项科研资助计划。这个计划资助的项目必须是完全由大学生自我设计、自主实验、自我管理的研究项目。其中的立项不是100%通过的,需要审核,所以说大学生大创立项不一定都能过。